2025年以来,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以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和满足机械化生产需求为导向,通过“示范引领+技术赋能+精准服务”三位一体模式,助力全县农机化水平不断提升。
示范引领,打造农业标杆。该县抓好示范样板创建,整合2025年水稻单产提升项目及省级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创建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县级核心示范样板2个,共计1200亩(勐统镇1000亩、卡斯镇200亩),辐射带动3万亩。
技术赋能,聚力农机培训。该县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培训,通过构建“公共服务机构+农机厂商”技术推广培训新模式,多形式开展农机操作培训。上半年,全县累计开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机收减损等技术培训5次共260人次;开展烟草产业农机农艺结合现场培训1次60人次,8家厂商参与农机技术推广。
精准服务,生产提质减损。该县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一线,为当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提供农机具维修保养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农机化生产实现“四个到位”(机械保养检修到位、机具参数调整到位、作业技能培训到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推动机播作业质量和机收减损有效提升。上半年,全县累计组织开展技术指导服务60人次,建立麦类机收损失监测点2个,全县麦类机收平均损失率有效控制在0.43%以内。
据昌宁县农业机械化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昌宁县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机推广培训新模式,持续强化与农机生产、经营单位和服务组织的协同配合,广泛组织开展农机集成技术培训,着力提升机手作业质量,按质按量完成示范样板创建、机收损失监测等年度工作任务,力争全年完成机手培训500人次以上目标任务。